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人民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广泛动员和协调各种力量协同参与到卫生健康事业建设中,很快扭转了"疾病丛生、缺医少药、人民体质极度低下、保障制度缺失"的严峻局面,中国的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回顾与研究这段时间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有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新时代理论武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假、大、虚"以及学做"两张皮"。为此,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要学深悟透,坚决避免学用脱节,在转化上下功夫;要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相似文献   
3.
隐性教育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方式,它具有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无意识性等特征,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入手,以人为本,采取教育与自觉相结合。从隐性教育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有序、长效机制,应从革新组织结构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和创新实践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其中,革新组织结构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石;完善领导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组织保证;健全工作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键环节;创新实践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扶贫实践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扶贫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正确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扶贫实践蓬勃开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命题以来,学术界对其从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并揭示了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为新时代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意涵、内容、特征、作用、问域、延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有助于系统总结既有成果,也有助于发现基本经济制度研究领域的薄弱点,以期为深化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提供方法论镜鉴。  相似文献   
7.
阳明心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多年来,学界对其意识形态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定性却非常突出。本文尝试在环境和思想的互动上,分别从逻辑起点、实践品格和核心要义等维度,重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及"良知与致良知"三大核心命题,并在这基础上从人格精神的建构意义展开,从经世致用的政治向度切入,进一步探讨了阳明心学对当下"为民服务""实干兴邦"及"廉洁从政"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构成,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论断、新观点,这些理论既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指南,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创新局面提出了新要求——即思想政治工作务必不忘马克思主义之初心,从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出发,聚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提升教育者的个人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9.
作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十个坚持"是我们党对中国建设和发展道路探索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要深入理解"十个坚持"的内容框架、生成逻辑与未来指向,必须坚持正确的党史观、科学的实践观、鲜明的发展观,要从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中来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来看,从走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道路中来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研究生就业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给研究生就业服务带来的机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对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生就业精准服务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求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